
人類有很多共同語言,不約而同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一件事情的不可能。中文用成語說「敲冰求火」、「緣木求魚」,英文則是說石中榨血,問題是石中榨血的英文要怎麼說呢?其實一點都不難。另外,日文是講「無袖則難揮」,但用法不太一樣。
get blood from a stone
get blood from a turnip
石中榨血就是從(from)石頭(stone)取出(get)血(blood),如果你想要更精確傳達「榨出來」的動作,把get替換成squeeze(擠榨、擰緊擠壓)就可以了。
這句英文最初源自義大利。義大利作家Giovanni Torriano在他的著作裡寫了一段話,翻譯成英文是:
To go about fetching blood out of a turnip, viz. to attempt impossibilities.
從蕪菁裡取血,也就是在嘗試不可能的事。
後來這句話流傳到英文,衍生出石中榨血的講法,變成現在常聽到的慣用語。
所以不只是石中榨血,英文其實還可以說蕪菁中榨血。石頭裡頂多就只有礦物質,蕪菁(turnip)頂多也只榨得出果菜汁,不可能擠出血,所以也可以把stone替換成turnip,意思是一樣的。
這句英文特別是用來形容對方不願提供你要的東西或是局勢發展不利於你,讓你無法達成目的。也可以拿來諷刺某個人很小氣,跟他討錢根本要不到半毛。
Getting him to spit the truth is like getting blood from a stone.
要讓他從嘴裡吐出真相是敲冰求火。
He is a penny pincher. If you expect him to give us a treat, you are getting blood from a stone.
他是個小氣鬼,你期望他給我們請客的話,你是在敲冰求火。
無い袖は振れない
(沒錢就是沒錢、要錢不可能)
日文有句話說「沒有衣袖的和服,手臂怎麼揮都沒用,不可能揮得起來」,但你可別看只看表面上的文字,因為這句話只能限定用在錢方面!
原來和服的衣袖可用來放置錢包,沒有衣袖的話怎麼放錢包,又哪來的錢呢?所以這句日文原本就是指「身上本來就沒什麼錢了,你來要錢怎麼要得到?你根本是緣木求魚、敲冰求火」。所以這句話只能用在你被討債或被追款項之類的狀況下才會使用,要特別注意。
あたしに金をくれって、無い袖は振れないのよ。
👉
你叫我給你錢,但我沒錢就是沒錢,根本不可能啊。
借りたお金を返したいけど、無い袖は振れないから返せないんだ。
👉
我很想還你借給我的錢,但我身上就是沒錢,不可能還得了。

想把英語或日語說得更道地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導致誤會爭執,這在職場商談溝通上很危險。 我是譯難忘,是外文新聞工作者,透過審稿、翻譯、客戶會談採訪、海外參展,接觸過各種天馬行空的英日文。我的特色是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跟我一起雕琢你的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