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Give me chills」是起皮疙瘩?

為什麼「Give me chills」是起皮疙瘩?

“給我 chills”是什麼意思? chill 原本是指「冷冽」「寒氣」, 是名詞。 人遇到了冷的反應是什麼?不就是起雞皮疙客嗎。 給(give)了我這麼多寒氣,就會讓我起雞皮疙瘩,這就是give me chills 的意思。

這句話在正面跟負面的場合都可以用,其實跟中文的用法一樣。

This winter is giving me chills.

👉看單字解釋
今年這冬天讓我一直打顫。

Don’t spook me! You’re giving me chills.

👉看單字解釋
別嚇我! 你害我掉雞皮疙瘩!

Hearing that voice of an angle at the concert gave me chills.

👉看單字解釋
在演唱會聽到那樣的天籟之音讓我聽到起雞皮疙瘩。


你也可以說”give me goosebumps”。goosebumps 是指身上起的那些雞皮疙瘩。 goose是鵝,bumps 是隆起來的凸塊, 我也不知為什麼鵝身上凸起來的東西會被老外稱為雞皮疙瘩, 鵝有很會起雞皮疙瘩嗎?

至於日文的表達,可以說「 鳥肌が立つ」 鳥肌就是字面上的,鳥身上的皮,皮都站起來了就變成雞皮疙瘩。

例句:

久しぶりの綺麗な花火を見て、鳥肌が立った!

👉看單字解釋
久久看到美麗的煙火,都起雞皮疙瘩了。


一邊是鵝,一邊是鳥,都是禽類, 你有發現日本人跟英美國人在這一點竟然有意外的巧合嗎?跟中文的「雞」皮疙瘩也撞了概念。大家對雞皮疙瘩都有志一同耶。

關燈
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