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句話很常在美國的網站,尤其是在商品介紹頁面看到。我們先看看例句再來解釋比較好懂。如果你有在追微軟Windows 10更新的介紹,就會常看到以下類似的句子:
If you haven’t already, check out the features in the latest June update rolled out for Windows 10.
👉
如果你還沒(看過),來看看微軟對Windows10推出的6月更新有什麼新的特點。
從上下文推斷,可知 後面是省略了 ,也就是If you haven’t already (checked it out),算是一個引導語,目的是要引導讀者關注後面要講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告訴讀者,如果後面的內容是你已知的,你就跳過不用浪費時間看了。其他例句包括:
If you haven’t already (known), here’s a list of things you should know not to do in India.
👉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裡列出幾項你在印度不能做的禁忌。
If you haven’t already (tried before), try this chunk of code to implement into your app. If you have, skip this code and move on to the next step.
👉
如果你還沒試過,試試把這段程式碼導入到你的app裡。如果有,請跳過此程式碼,進入到下一個步驟。
If you haven’t already, why not give us a shot?
👉
如果你還沒的話,何不試試看我們(的產品或服務)?

想把英語或日語說得更道地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導致誤會爭執,這在職場商談溝通上很危險。 我是譯難忘,是外文新聞工作者,透過審稿、翻譯、客戶會談採訪、海外參展,接觸過各種天馬行空的英日文。我的特色是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跟我一起雕琢你的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