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日本地鐵看到兩個瘦小的日本女生,各自提著很重的大行李從樓梯衝出來,其中一個大喘一口氣大笑說:「我快死惹」。你知道她當時大喊了哪句日文嗎?
死ぬ! (╬⁽⁽ ⁰ ⁾⁾ Д ⁽⁽ ⁰ ⁾⁾)
你沒看錯,她只用一個單字就解決了。原型動詞「死ぬ」意思是「會死」,暗示再繼續撐下去就會往生了。事實上當時她當時已喘到只有力氣吐出一個單字,聽起來好像在絕叫。
除了用一個單字表達,如果你氣力還夠長,你還有另一個選擇,用一個短句表達。
死ぬかと思ったよ
(我以為我快死了)
「か」是疑問語氣詞,「死ぬか」是「會死嗎、會死吧」。助詞「と」在這裡用來標示出後面過去式動詞「思った」的內容,換句話説是標示出心想的內容( = 死ぬか )。整句日文直譯是「當時心想著會死吧」,也就是中文說的「剛以為要死了勒」。
「死ぬかと思った」除了與前述的「死ぬ」一樣可以用在感覺要往生的狀況之外,還可在另一個情境下使用,也就是九死一生之際,例如捱過劇烈的心臟抽痛、與死亡事故車擦身而過、被鬼壓床、差點被炒魷魚、墜崖生還的時刻等等,用途很廣泛喔。

想把英語或日語說得更道地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導致誤會爭執,這在職場商談溝通上很危險。 我是譯難忘,是外文新聞工作者,透過審稿、翻譯、客戶會談採訪、海外參展,接觸過各種天馬行空的英日文。我的特色是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跟我一起雕琢你的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