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看一部電影「森林惡鬼(The Wretched)」。男孩在雜貨店裡要結帳時,不巧遇到老闆跑去釣魚了。老闆在結帳櫃檯先留了一塊紙板,上面就寫著「請自己找零吧」 “Make your own change.” (零錢也是一種換錢,所以”change”是零錢的意思)。
但更衰的是男孩才伸了手要掏零錢简裡的鈔票,卻被老闆的看店狗看到誤以為要偷錢,被狗咆哮的男孩只好摸摸鼻子又把鈔票放回去。話說回來,我們中文會說「自己找零」,零錢是用「找(find)」的,當然,我也看過美國人說”Find your own change.”
“Basically if you’d like to get a coconut water or coffee, it’s on the honor system so find your own change in the can.” 👉
你想買杯咖啡或椰子水的話,基本上我們這裡是靠每個人的公德心,請自己在罐子裡找零。
通常這種慣用語 除非待在外國或是在影視媒體上偶爾會瞄到之外,一般狀況下是學不到的。

想把英語或日語說得更道地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導致誤會爭執,這在職場商談溝通上很危險。 我是譯難忘,是外文新聞工作者,透過審稿、翻譯、客戶會談採訪、海外參展,接觸過各種天馬行空的英日文。我的特色是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跟我一起雕琢你的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