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捎來一篇散文,她的文學造詣很好。 劈頭就寫了一段新冠肺炎的四句詩(有這麼跟流行!?)
「五月馨香動人心,新冠肺炎擾人行。全民齊力抗病疫,重返安樂自在心。」
在欣賞她文采的同時,突然感到一股皮皮挫。 這乍看還真不知道該從何翻譯起啊。 要抓什麼來當主詞,要湊幾個英文單字出來才能成一對,要統一用什麼句型才會有一體感,要翻譯出多少資訊才能讓老美理解。 在腦海掀起天人交戰,最後就生出了這段譯文:
Tempting is the floral scent in May.
👉
Entrapped is the mankind in viral dismay.
Against the invisible enemy we rise.
Regained is the heart of joy we shine.
「擾人行」和「安樂自在心」我覺得直譯出來就會失去英文的詩意,所以替換成其他比較有意象的英文詞。 句型大致是採用倒裝和韻腳的形式。 她的文采好像發揮得還不夠,連文章的標題也很高深:
「因「疫」,重啟人生意義」
這句要怎麼翻譯就留給鄉民們自行揣摩了… 老實說,遇到這種文章就像遇到大魔王一樣。 但如果翻譯成功的話,技能點的經驗值就直接增加萬點啊~~

想把英語或日語說得更道地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導致誤會爭執,這在職場商談溝通上很危險。 我是譯難忘,是外文新聞工作者,透過審稿、翻譯、客戶會談採訪、海外參展,接觸過各種天馬行空的英日文。我的特色是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跟我一起雕琢你的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