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天時我們有時會說「因為我的工作的關係,我常腰酸背痛,眼睛容易乾,而且很難瘦下來」。這種時候可以用「職業柄」將當下的結果歸因於工作所導致。但日本人都怎麼使用這個字呢?其實用法非常容易呢。
職業柄 + 、 + 結果的描述
所謂的「職業柄」,是指某職業的性質,例如出版業耗眼力和腦力,機床業耗費勞力、半導體業工時很長等等;此外也可指某職業的習性,你可會聯想到「職業病」,但「職業柄」並不全然是指職業病,別因為兩者的漢字有點像就完全劃上等號。
「職業柄」是個中性詞,它所導致的結果不一定都是負面的。你可以因為職業性質而見識很廣,或因為職業性質而常需要去腹腔科做檢查。所以「職業柄」最好的解釋就是「因為我的工作性質使然」。
「職業柄」最常見的用法是在其後面加上一個日文逗號,接著描述其產生的結果。我們來看幾個例句:
職業柄、たまたま目眩する。
我因為工作性質偶爾有時會頭暈。
👉
職業柄、この世のたくさんの人と会える。
因為我的工作性質,我能與這世上的許多人會面。
👉
如果想補充說明工作性質的內容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性質),我們還可在「職業柄」的前面,透過「という」來添加說明內容。
工作性質的說明 という職業柄 、 結果的描述
因為__________這樣的工作性質,結果是____________。
システム開発という職業柄、運動不足になりやすい。
我工作性質是做系統開發的,所以很容易缺乏運動。
👉
ヨガ講師という職業柄、自分の身と心に向き合う時間を大切にしています。
我工作性質是瑜珈講師,所以很珍惜面對自己身心靈的時刻。
👉
記者という職業柄、情報探索が得意なのも当たり前でしょう。
我工作性質是記者,所以很會探查情資也是當然的吧。
👉
看完這篇,是不是覺得「職業柄」的使用很容易上手呢?

想把英語或日語說得更道地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導致誤會爭執,這在職場商談溝通上很危險。 我是譯難忘,是外文新聞工作者,透過審稿、翻譯、客戶會談採訪、海外參展,接觸過各種天馬行空的英日文。我的特色是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跟我一起雕琢你的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